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(COD)可以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颗粒状COD:这些是较大的固体颗粒,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格栅过滤、沉淀等去除。
胶体状COD:这类COD是由较小的颗粒组成,它们悬浮在水中不易自然沉降。通常使用化学絮凝法来处理,例如加入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,使胶体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分离。
溶解性COD:这是指完全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质。对于这部分COD,如果它是生物可降解的,则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方法;如果是难生物降解的,则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技术,比如氧化还原反应、共沉淀、结晶、吸附等。
处理方法
物理处理:包括格栅、筛网、气浮机等,用于去除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固体。
化学处理:通过添加化学药剂(如絮凝剂),利用吸附架桥、压缩双电层及网捕作用让细小颗粒形成较大的絮团,从而易于沉淀或气浮分离。
生物处理:依赖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。这包括活性污泥法、生物膜法、厌氧消化等多种方式。生物处理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性COD。
高级氧化工艺:当遇到难以用传统方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时,可以考虑使用光催化氧化、臭氧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,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和去除效率。
吸附处理:使用活性炭、大孔树脂等材料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,特别是那些相对容易被吸附的化合物。
选择哪种处理方法取决于污水的具体性质、成分以及预期达到的处理标准。实际应用中,往往结合多种方法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。例如,在造纸废水中,由于含有较高比例的不可溶性COD,所以通常会先采用物理化学法去除大部分SS(悬浮固体)和不可溶性COD,然后再用生物处理进一步降低剩余的溶解性COD。
更多污水COD超标治理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