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浓度化学需氧量(COD)超标通常意味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,这不仅影响水质,还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。治理高浓度COD超标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,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:
1. 物理处理法
沉淀/絮凝:通过添加絮凝剂(如铝盐、铁盐等),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形成较大的颗粒,便于后续的沉降或过滤去除。
气浮:利用微小气泡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,然后通过刮渣设备去除。
2. 化学处理法
氧化还原:使用强氧化剂(如臭氧、过氧化氢、Fenton试剂等)破坏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,将其转化为较简单的物质或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。
活性炭吸附:适用于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,但成本较高,适合作为深度处理步骤。
3. 生物处理法
活性污泥法:通过培养特定微生物群落,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。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传统活性污泥法、SBR(序批式反应器)、MBR(膜生物反应器)等。
厌氧消化:在无氧环境下,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,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。此过程不仅可以降低COD,还能回收能量。
生物强化技术:向系统中加入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株,以提高处理效率或处理某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。
4. 组合工艺
对于高浓度COD废水,单一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,因此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组合工艺。例如,先进行物理或化学预处理以降低COD负荷,再利用生物处理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物,最后通过深度处理确保出水达标。